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在苏州举行新闻发布会,主题是发布《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2年)》(即白皮书),公布2012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和五十个典型案例,并首次公布今年开始评选的2012年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创新性案件(详见今日C版)。同时宣布,在第1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之际,最高法院和中宣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25个部门联合成立了“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组委会,宣传周主题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这是最高法院连续三年在苏州举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新闻发布会。省法院副院长刘嫒珍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据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介绍,2012年,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覆盖所有的知识产权法律领域,民事审判、行政审判、刑事审判的职能得到全面发挥,各类案件增幅均较大,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成倍增长。2012年,各级法院共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87419件,比上年增长45.99%;审结83850件,比上年增长44.07%。共新收知识产权刑事一审案件13104件,比上年增长129.61%;审结12794件,比上年增长132.45%。 民事审判成为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手段的趋势愈加明显。如十大案件中的侵害姚明人格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法院通过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品化的人格权进行了保护。知识产权行政审判支持和监督依法行政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强化,法院通过对知识产权授权确权行为和行政执法行为的司法审查,进一步细化、完善知识产权授权确权审查标准,规范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行为。知识产权刑事审判制裁和预防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十大案件中的网络游戏私服侵犯著作权案就是较为典型的案例。 发言人指出,知识产权审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效果已进一步凸显。人民法院不断延伸知识产权审判职能,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2012年7月,最高法院发布《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江苏高院走访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卡拉OK、游戏动漫、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产业领域,调研文化产业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需求,形成《江苏省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分析报告》,并提出14条司法建议。值得注意的是,五十个典型案例全部是地方各级法院审结的案件。这集中反映出地方各级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和能力的提高。这些案例都具有较强的法律适用的典型意义及较大的社会影响,为当事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维权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