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 去年单位节能减排目标未完成 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1%,低于国家发改委此前设立的3.5%目标。 点评:减排任务未完成,背后反映的是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到位。我国还处在工业转型升级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市场对高耗能行业的刚性需求,增加了工业能耗水平。据悉,由于电力、钢铁、电解铝、水泥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去年单位能耗不降反升,今年形势更严峻。 2月23日 30个省份调低今年GDP增速目标 31个省份去年GDP总量和今年的增速目标均已公布,调低GDP增速已经成为共识。数据显示,在2012年目标设定中,仅海南的增速比去年稍高,其他30个省份均持平或下降,天津的降幅最高,达4.4个百分点。据各省份公开数据累计,去年31个省份GDP总量达51.44万亿元。 点评:专家称,增速调低主要是今年整个国际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并非就会影响生活水平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更多的是受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影响,质量提高了,利润率高,这样收入就上去了。如果光靠投资拉动,GDP增速再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可能被拉低。 2月24日 公务车拟全部采购自主品牌 工信部24日公布《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目录》中均为自主品牌车型,合资企业车型全部落选。400多款候选车型包括上汽、东风、一汽、广汽、奇瑞、江淮、比亚迪、吉利、长安、华晨、力帆、长城等,覆盖了轿车、多功能乘用车、越野车、新能源轿车四大类。 点评:据悉,政府采购偏重本土企业和自主品牌已成国际惯例。公车采购终于“与国际接轨”,对自主品牌是极大利好,自主品牌车多年呼吁国家扶持,终获阳光雨露,当然能否可持续的一路灿烂,苦练内功,提升竞争力,依然是一众自主品牌们绕不过去的话题。 2月25日 国土部清查未竣工住房用地 国土资源部负责人近日表示,为避免已供土地因不及时开竣工造成闲置,今年将对未竣工住房用地进行清查。对构成闲置的,要依法严肃查处并暂停相关单位参加新的项目竞买资格直至处置完毕;严格控制高档住宅用地,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别墅类用地。目前市场上存量的土地,2009、2010、2011年房地产供应每年平均都在15万公顷,能够满足随后三年内住房用地的开发。 点评:“严控”依然是今年房地产市场的主题词,这从相关部委接连不断的工作部署和三番五次对热点事件的表态中不断得到印证。据统计,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首次出现全部停涨,与去年同期相比,京穗沪等地房价已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2月26日 我国水土流失造成经济损失占GDP3.5% 据中国之声26日《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水利部统计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5%。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目前仍有近1/3的国土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东北黑土地保护、西南石漠化地区土地资源保护抢救的任务十分迫切,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治理。 点评:去年国内生产总值是51.44万亿元,照这个比例算,水土流失带来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1.8万亿元。水土流失是土地退化和生态恶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水土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弱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2月27日 世行报告为我经济改革支招 世界银行27日在北京发布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编著的研究报告,提出了中国应对未来二十年所面临的风险的措施建议,这些风险包括短期内出现硬着陆的风险,以及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人数减少、环境压力和外部失衡构成的挑战。建议未来中国要在向市场经济转型、加快开放型创新步伐等六大方向上着力。 点评:未来二三十年,我们还有多少红利和机会?改革如何继续?不止中国政府不断问着自己,这个题目也是世界性的话题。尽管世行的报告因其中有关私有化的建议而招致中国学者的抗议,但不管是因WTO而推动也好,还是经济危机的倒逼也好,中国改革还将继续,在这一点上,大家是有共识的。当然,不论别人说什么,“最后的决策由中国自己来做”,这一点,世行行长佐利克没有说错。 2月28日 国有资产产权变动拟进行评估 《资产评估法(草案)》日前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规定,国家将实行注册评估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涉及国有资产产权变动和公共利益,并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评估的,应当依法委托并以公开方式选择评估机构进行评估。 点评:资产评估行业在保证国有资产安全、保护投资者权益、维护经济秩序、防范金融风险、保障交易公平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中国的评估法制建设却相对滞后,远远跟不上评估业自身发展的步伐,满足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草案一旦获得通过,中国将结束资产评估行业没有统一法规的历史。(点评 罗文胜) |